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召开“三全育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党委副书记温义生宣读了表彰决定,近年来在育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了表彰,同时对先进集体事迹片进行了展播。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育人工作一线的广大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会上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诚挚的祝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我国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全体教职员工肩负的时代重任。
两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以建设高素质育人队伍为目标,坚持把育人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红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各环节,推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我校落地生根,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体系,使育人工作更有温度、人才培养更有厚度、立德树人更有成效,涌现出一批业绩突出的育人典型和先进人物,形成了“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的浓厚氛围。
为激励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不忘立德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学校教育事业,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对2017—2018年度在育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希望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教职员工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是高教战线书写“奋进之笔”的实施之年,也是我校全面转型和“新工科”建设的关键之年。一场关乎学校未来改革发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正在全力推进。这场大讨论对于我们找准发展定位,明晰发展方向,聚焦发展主线,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凝练发展特色,写好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奋进之笔”,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走进新时代,迎接新挑战,实现新作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研究好“三全育人”工作,谋划好“三全育人”工作,开展好“三全育人”工作,构建好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开创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新局面。下面,我代表学校党委,就做好“三全育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它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条主线,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所谓“全员育人”,是指学校每一位干部、教师、员工都要承担起大学生教育的义务;“全程育人”,是指学校每个部门的工作、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对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负有教育的职责,都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各个领域中的各项工作、各项工作中的各个岗位及其人员均有大学生教育的责任和相关的分工,这些责任及其分工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系统。
在这个意义上说,“三全育人”,旨在育成“全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担负着大学生教育的职责和义务,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站。学生在哪里育人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抓好“三全育人”工作,就抓住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盘、风向标。
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教职员工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充分认识“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育人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和根本任务来抓,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工作站位,着力构建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推动“三全育人”,必须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四个服务”的战略高度来定位,牢固树立“大思政”的工作理念,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部署,扭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个关键,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各方面、学生成长成才各环节,调动一切可以发挥作用的有效资源,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着力加强科研育人,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教育引导师生体验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强化家国情怀;深入开展文化育人,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创新推动网络育人,整合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集课堂支撑、教学互动、自主学习、学生教育于一体的网络新媒体,努力打造指尖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注重发挥心理育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切实强化管理育人,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相结合,进一步健全依法治校、管理育人制度体系;不断深化服务育人,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积极优化组织育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功能,形成多方育人合力,努力构建“十大”育人为载体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
三、提升特色品牌,确保新时代“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这就告诉我们,做好“三全育人”工作,关键在于抓出特色,抓出成效,要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构建“1235”思政工作一体化育人体系。
(一)坚持一个根本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三全育人”工作的根本标准。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校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二)把握两条主线
把加强教师队伍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两条主线”,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师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激活“三全育人”工作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建设高素质育人队伍。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明师道、铸师魂、讲师德、怀师爱、强师能、重师智,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亲其师则信其道。
学生,国之未来。要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做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激励大学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三)抓住三个着力点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三全育人”工作做到点子上,必须在用心、用情、用力上下功夫。“用心”,是要把握好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紧紧围绕办学和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坚持“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用情”,是指“三全育人”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要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不断增强育人工作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亲和力。“用力”,是把“三全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各环节,切实提升“三全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党建工作更有力度、思政工作更有温度、人才培养更有厚度、立德树人更有成效。
(四)实施五个工程
深入实施理论武装工程,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实施意识形态工程,把稳思想政治工作的“舵”;实施价值引领工程,凝聚思想政治工作的“魂”;实施师德师风工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实施大学文化工程,滋养思想政治工作的“脉”,努力打造思政工作品牌,全面提升“三全育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们广大师生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教育,乃国之根本。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不忘立德初心、牢记树人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工作干劲,全力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奋力书写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奋进之笔”,为创造长春工程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摘自党委书记潘福林在学校“三全育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